梅小宝 | 夏日私语
高雅
2022-06-22
点击
你好,我的梅中
自百年前你便安静地伫立在这里
看遍了人来人往
见证这里的成长
春夏秋冬,时光荏苒
你看过了无数张鲜活的面孔
你记住了无数年轻动听的声音
那些身影那些时光
都是你和我们的故事
今天
就让我们向时光更深处漫溯
翻开那些厚重的成长故事
去见证那些闪光的日子
这里向来是不缺惊喜的。
压弯了枝桠的一树黄橘,滚落草间的香椽,藏于叶后的三两李子,至今仍带绿意的毛茸茸的小桃。诱惑着少年们怀揣着满满的好奇和冒险热血进行一次次“伟大尝试”,终于皱了眉、黑了脸,于是一阵哄堂大笑,却是年少最天真的快乐。
在这里也流下了许多汗,但这些滚烫汗水的背景板却总是美好:热气腾腾的食堂和阿姨们热情的“弟弟”“妹妹”的招呼,总让人不知所措地红了耳根;连这里的晚霞都格外温柔,只给予这片天空的学子们无限的美好遐想。
——高二11班 白依凡(初中毕业于新安中学)
有时候,晚自习下课,会从顶楼某处传来悠扬的笛声,树梢轻拂窗帘,大家倚着栏杆,舒心畅谈,月色正浓,晚风夹杂着花香,几颗静谧的星在夜空中泛起微光。纯美的恬淡扫去一天的遗憾或是沮丧,桌上的几何符号仿佛也变得可爱起来。
——高二11班 朱凌雲(初中毕业于河埒中学)
那一晚,课间,每位同学手中都紧攥着一串糖葫芦时,你是否感觉到了童年和家的味道?蔡老师说:“我上次吃到这个小糖葫芦感觉味道还蛮不错的,就叫他做了几盒不同的口味,大家一起分享。”那时我们都不约而同地鼓起掌来,眼里是惊喜、是期待、是感动、是温情。于是紧握着的、急着上去挑口味的、盯着一串小小的糖葫芦舍不得吃的,蔡老师站在一旁,仿佛看着一群最亲的孩子们,眼中溢出喜爱与希望。
是啊,小菜园里的指挥合作,包馄饨时的耐心与夸赞,麦田里的鼓劲领导……让我们都更了解彼此,那么多画面停留在记忆里,是高中的绚丽开篇,是挥之不去的人生片段。
——高一2班 王纯(初中毕业于无锡市滨湖中学)
我是一个十分内向的人,习惯了独来独往,习惯了墨守成规、形单影只,生活平平淡淡。来到梅中后,原来三点一线的作息被打乱了。这里有和蔼可亲的老师、活泼可爱的同学、善解人意的舍友,帮我摆脱提线木偶般的束缚。失意时,朋友会带我去天台,吹吹晚风。时而也会唱一两首旋律欢快的曲子,时而会和我分享他们的故事,小小年纪的烦恼便在歌声与故事中消散,无忧无虑的孩童爱上了晚风。也有疲惫乏力之时,朋友会拉着我到小池塘,或是小菜园,我们闲坐在石凳上,看天上云卷云舒,一起谈天说地,打打闹闹,春暖花开,万物可爱。
时光如同白驹过隙,不知不觉一年就要过去,我渐渐适应了这种新的生活,也渐渐爱上了给我带来新生的梅中。
——高一4班 刘媛(初中毕业于无锡市外国语学校)
我们总会讨论平时的点滴,诸如数学周测有没有被写上“加油”,今天英语是否“RE”等等。也有埋怨、也会欣喜,偶尔沮丧、偶尔癫狂。但更多的是彼此的关心和在意。课本剧前一晚,钱意外划伤了自己。9点57分,在熄灯铃响起的三分钟前,庄领着钱去找宿管,其他人只得带着担忧匆匆上床。第二天,钱来到了学校。晚上,他在舞台上大放异彩,我们在台下默默为他捏一把汗的同时,也为他感到无比欣喜。
——高一4班 杨政(初中毕业于无锡市湖滨中学)
到了高二,同学们大都成为了“老油条”。分班之后,朋友分布在“五湖四海”,每个班总有着几个老朋友。拍两下肩膀,亦或是抛个眼神,便可换来会意的笑容,令左邻右舍快速打成一片。年轻的朋友们在宿舍里谈天说地,从初中事迹说到生活哲学,从校园见闻扯到国际局势,话题海阔天空无所不包。
——高二3班 丁琰涛(初中毕业于无锡外国语学校)
记忆中的宿舍,是一幢高大的红色建筑,宽阔的道路两侧是郁郁葱葱的林桂竹木,径直走向右转,便是一番属于我们的天地。步入宿舍,先进的门禁设施令我眼前一亮,每天精准地统计出入宿舍的人员情况,可谓是非常实用。转至三楼,第一个房间便是我们的宿舍,朴素、干净、一尘不染是它的常态。每天的清晨,阳光洒入窗户,我被悦耳的铃声唤醒,懒懒地舒展着身子,开启一天的生活,还有什么比这更加幸福的事呢?到了傍晚,我带着满身的疲惫回到宿舍,在这里我可以冲刷掉困倦与疲乏,整理心理,宿舍又成了我小小的驿站。夜晚,结束了一天的学习,是时候善待一下自己了,在完成一系列常规工作以后,我往往滑进被子,倒头便睡,第二天,又是在一阵悦耳的铃声中醒来,宿舍是令人心安之处,它包容着我,承载着我,拖举着我。
——高二10班 陈惟琦(初中毕业于湖滨中学)
众所周知,梅中生态环境优越,各类植物生长茂盛,小动物们也乐于居住在此风水宝地。据同学们平日里观察发现,这里有小刺猬、大天牛、慵懒的小猫、巨大的蜗牛,不经意的偶遇是一天的小确幸。
——高二3班 仲 奕(初中毕业于新吴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