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学校概况 - 学校新闻 -正文

以“村”为根,回归劳动本色

高雅 2022-11-09 点击

      10月17日至10月21日,是无锡市首个中小学“学生劳动教育宣传周”,旨在通过形式多样的劳动教育,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具有必备的劳动能力,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梅村高中依托江苏省中小学生品格提升工程《“至贤校园村”场境中的弘毅行动》项目,建设“劳动校园村”。师生组建一个个“蜂巢”,设计劳动教育校本行动,开展微项目学习,进行劳动品格认证评价,进一步弘扬劳动精神。


     “劳动村”通过国旗下讲话、主题班会、校园电视台调查寻访等形式开展校园宣传教育活动,积极营造“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浓厚氛围,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劳动村”导师制定了《江苏省梅村高级中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师生共同开发“开心农场”“劳动赋能美好生活”“从设计到制作”等校本行动,开展微项目学习,进行劳动品格认证评价,培养热爱劳动,手脑并用,知行合一,有理念,会设计,能动手,善创造的有根青年。


     “劳动村”的青年学子们把农场装扮成自己喜欢的样子,播撒种子,采果蔬,包馄饨,品尝自己的劳动成果。
微信图片_20221109084651.png

微信图片_20221109084654.png

     微信图片_20221109084701.jpg
     “劳动村”的青年们开展劳动创意设计制作,从笔筒、水杯的设计制作到学校体育看台的结构设计,知行合一,培养创新思维和工程能力。


     “劳动村”的青年们参加家务劳动,通过卫生清洁、营养烹饪、收纳整理、家居物品维修等形式,与父母共筑温馨之家,弘扬勤劳传统美德。


     “劳动村”的青年们走进校园赴梁鸿实践基地、无锡市未成年人实践基地参加田间劳作、劳动研学、职业体验等活动,体验不同的工作岗位,感知劳动的不易。




       为了更好的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和《中共无锡市委无锡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意见》精神,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梅村高中积极探索具有学校特色的劳动教育新模式。

      学校在原有校内农耕基地的基础上,正在与东南大学合作建设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生态创新劳动实践基地,包括物联网农业实验基地、现代农业实验室、劳动实践基地、农耕文化展示中心。利用实践基地开展基础实验和探究实验,如无土栽培技术、校园气象数据采集与分析、探究光照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等,增强学生的劳动意识,提升学生的劳动能力,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